杭州通玄观
杭城多山,明人谓之“湖边如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于环抱西湖的连绵群山中,想确定某座山峰的具体名称和位置,在今日仍属不易之事。
在多数当代资料介绍中,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玄观南宋至明代道教造像都被认为位于紫阳山东南麓。但有意思的是,大多数史料和少数当代研究成果却认为,这处造像位于七宝山东麓。探访后则知,凤凰山延伸入杭城的成片岗峦统称吴山,紫阳和七宝同为其部分,两山蜿蜒相续难离,海拔均不过百米。关于通玄观造像所处位置的不同说法似乎由此产生。
沿南宋御街一路直行,尽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太庙遗址广场。以此为坐标,数步即汇入川流熙攘的老城生活,也极容易找到位于广场一侧太庙巷的紫阳小学。通玄观造像便位于紫阳小学后山崖壁之上,每日下午3时后免费向公众开放。
刘敖与通玄观
南宋皇室定都临安后继续尊奉道教,当地宫观数量大增。据咸淳《临安志》卷75《寺观》记载及学者考证,咸淳年间临安府城内已有不同规制宫观40余座,其中西湖和吴山周边尤为密集。今天的通玄观造像与南宋太庙遗址相隔不到百米,地处南宋皇城遗址核心区内,可见这座南宋道观在当年有极佳的地理位置。
通玄观与南宋时期位于七宝山巅的皇家道观三茅宁寿观有密切关系。咸淳《临安志寺观》述三茅宁寿观“在七宝山,本三茅堂,绍兴二十年因东都旧名,赐观额”,被列入10座御前宫观。其更与受宋高宗宠信的宦官刘敖有直接关系。据《两浙金石志》卷9收录刘敖《创建通元观碑文》,明姜南撰、清吴陈琰增订《通玄观志》,以及明《西湖游览志》、万历《杭州府志》等文献,刘敖崇道,虽锦衣玉食,然“于御前恳乞解职出家,从其请”,并命其典领三茅宁寿观事,“手赐法名能真”。绍兴二十九年(1159)腊月初二日,刘敖“梦三茅君驾白鹤至瑞峰之阳,且见白鹤飞翔梦所,乃卜其地”,遂于次年开始在七宝山东麓结庵筑坛,“高宗御书‘通玄’二字榜之”,并御书《赐刘能真御制诗》。其时通玄观有三茅殿、玉清殿、谒斗台、放鹤亭、经房丹屋、钵室山门等建筑。另据《西湖游览志》记载,到明代又增加寿域楼、万玉轩及白鹤泉、鹿泉等胜迹。
南宋灭后,通玄观日渐衰败。明嘉靖年间,“法师徐道彰复修,其徒郁存方在观,祷雨祈晴,往往灵验。观中修竹荫庭,赤日无暑”,称为“通玄避暑”,可见此时通玄观在杭城仍有一定影响。此外,元代道士俞行简、清代道士朱闳绪也曾对通玄观进行过规模不等的重修。到清代,通玄观内有“吴山十景”之“瑶台万玉”(通玄观竹)和“鹿过曲水”(鹿泉),仍为文人雅士流连雅集之所。到咸丰年间,通玄观最终毁于太平天国李秀成率部攻打杭城的战事,遗址也渐渐没于荒草、隐于校舍,只有原观内岩壁上的造像留存至今。
在紫阳小学里被列为省级保护单位的通玄观造像
隐于校园的道教石刻
紫阳小学原为清代浙江四大书院之一的紫阳书院,康熙年间始立。校园清幽小巧,有如盆景,曲折而上紫阳山麓,苔痕墨绿暗自生,很快便可看到被保护于上世纪末修建的半亭式仿江南民居风格保护建筑内的通玄观造像。
通玄观造像保存有南宋及元明时期道教造像、题记、碑刻,在现今国内并不多见,估计历来探访者众多,以至学校保安对其掌故也介绍得头头是道。造像坐北朝南,岩色灰白,尘土满布,雕凿于长约30米、高近4米的岩壁之上,风化漫漶比较严重,石刻线条只剩模糊轮廓,但也能大致看出其构图简洁匀称,似有端严之态。资料记载通玄观造像共4龛6尊及题记碑刻11处,但仔细端详之下,会发现其实很难找全所有内容和细节。
在自西向东岩壁上,第一龛有坐像一尊,高78厘米,道冠道袍,题记“皇宋开山鹿泉刘真人像”,应为刘敖解职出家后形象。刘敖梦感三茅真君而始创通玄观,故有“开山”之誉;此外《通玄观志》记载“刘能真梦鹿得泉故名,并以自号”。第二龛位于刘真人像左上方的崖壁最高处,内有坐像一尊,高86厘米,黄冠道袍,坐于仰莲之上,旁有题记:“玉清元始天尊像”。第三龛位于元始天尊像左下方,是整个通玄观造像中体量最大、形象最突出者,内有立像3尊,黄冠道袍,足踩祥云,中间一尊手持如意,高145厘米。右上方有题记:“掌吴越司命三茅真君像”,为通玄观主要供奉的三茅真君之像。岩壁最东处还有第四龛,内有坐像一尊,高90厘米,黄冠道袍,右侧题记云:“大明重开山元一徐法师像”,为明嘉靖年间重修通玄观的道士徐道彰之像。徐道彰自号元一,与弟子开创了明代通玄观再兴,故有“重开山”之誉。
《通玄观志》对这些造像的年代和内容有所记述:“宋石刻,在三清殿后刻石为四像,一为元始天尊,三为三茅君,俱宋刘真人所琢。鹿泉刘真人像,在三清殿后鹿泉之上。徐元一像,元一法师重开山后,其徒及孙乃琢像于石壁上刻尚书洪钟赞”。即第一、二、三龛雕凿于南宋初年,第四龛雕凿于明代。
此外,岩壁上还有南宋《创建通玄观碑》、《创建通玄观记》、《宋高宗御制诗》,元吴全节撰文《重修通玄观记》、《俞行简诗文碑》等碑刻,并刻有台阶、石台、仙鹤、奔鹿、俯狮等。其中仙鹤应是表现刘敖见三鹤来翔之事。奔鹿与岩壁西端石刻“鹿泉”二字,《通玄观志》也有记载,言泉上镌一鹿,早已干涸,到康熙年间道士朱广基于泉右别蓄一泉,“仍以鹿泉名之”。鹿泉是明代通玄观众多胜迹之一,也是清代“吴山十景”之一。今日所见,苍白岩石之上,数个盆口大小泉眼犹存,却不知昔年清流枯涸于何年何月何日,惟余水痕苔迹斑斑点点供人遐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