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登高望远,赏菊插萸,饮酒作诗……重阳日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不论是承载了祈求长生的美好,还是为了躲避邪厄,重阳活动中蕴含的道家元素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骨子中的。
文/清虚道人
东晋葛洪祖师曾作《西京杂记》,其记载道:“三月上巳(注:汉以前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多改为三月三日。这一天人们都到水边洁身或嬉游,以去除不祥),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祖师提到,九月重阳日登高,是历来已久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九月重阳日登高
重阳登高
登高习俗由来已久,屈原在《楚辞九怀》中就曾表达过暮秋登高的感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寥兮天高而气清,寂谬兮收潦而水清。”古人登高,最初并不限定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也有在正月初七和十五这两日登高的风俗;所登高之处,也没有统一的划定,一般以高山、高塔为最佳。而汉代继承了楚国部分风俗习惯,逐渐演化出重阳日登高的习俗。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都志《长安志》中记载,西汉时期京城(长安)附近有一个小高台,每到重阳节,人们便会纷纷登上小高台,欣赏秋天的美景,因为所登之处名为“高台”,故“登高”之说因此而流传。
相比起官方的正统记载,民间对登高风俗的起源有着更丰富的回溯。在众多起源故事中,尤以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的神仙故事最有细节可辨。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桓景的人,他曾跟着费长房学道多年,一日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桓景听从师命而齐家登山,傍晚回来后发现家中鸡犬牛羊全部暴死。费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这段故事不仅引出了登山的源头,更是把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也传播开来,这则故事也被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非常重要的类书引用,以此作为重阳节起源的一个重要凭据。
草木摇落
而在这段故事中其实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桓景家中遇到灾难的日期为什么是在九月初九日?又为什么全家登高后就可以避开这场灾祸?
避灾祸、求长生
在易学和玄学理论中认为,九是阳之极数,“阳极必变”以成阴,九月九日正是一个处在“阳之极”的日子,这一天暗含着很多不吉利的因素。古人又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为了避免不正之气的侵害,所以要登高避厄。避灾祸、求长生,是百姓日常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九月重阳正值仲秋时节,气候不热不寒,趁此时登高远望不但是活动筋骨的好机会,更是消解心中郁结、降除秋燥的好方法。外避邪感,内除邪气,从而才可以保证身体康健、阖家平安。
在道教导引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在重阳节登高这一活动其实又承载起了对长生的渴求。曹巫在九月九日送钟麟菊花时曰:“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椒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此段对句话的吟咏,表达的正是对对方健康长寿的祈愿,这也是九九重阳节被称作“老人节”的原因,其蕴含着对老人寿命长久的祝愿。道教是一个贵生的宗教,追求长生是道教的终极理想追求。
餐秋菊之落英
神仙得道飞升
在道教神仙体系中,选择于九月九日得道飞升的神仙也不在少数。《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据传,黄帝铸鼎后而乘龙飞升的这一天便是农历九月九日。道经中记载,祖天师张道陵“于桓帝永寿二年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太上遗使者持玉册,授正一真人之号”,其飞升的日子也是在九月初九,与之同证仙道的还有玉府王真人、右侍赵真人、左卿徐真人。除此外,九月初九日还是玄天上帝、妈祖等神仙的证道飞升之日。至今在福建部分地区,还保留着九月初九重阳节祭祀妈祖的风俗。
在道教中认为,重阳节这一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二气交接的日子,因为阳气逐渐高升,所以要登高以追逐阳气,并实现乘清气而升天的愿景。道教选择登高作为升天的手段, 这可能与中国古代的神灵信仰有关。在已经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用来祭祀的高台遗址,唯有更高才能更加接近冥冥中的神明。
随着道教炼丹术的发展,人们登高求仙的同时还会随身携带炼制的丹药。《太清诸草木方》中曰“ 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柏脂,丸服之, 令人不老”,服用菊花、茯苓、松柏脂炼做成的金丹,希望可以达到益寿延年乃至于长生的效果。因受道教炼丹术的影响,人们在重阳节选择外出登高时往往会佩戴茱萸以求辟邪,饮用菊花酒、茯苓糕等具有丹药性质的食品来表达对长寿、长生的期盼和对成仙的渴求。
重阳糕
随着中华文化的千年延续,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也已经逐渐定型。登高望远,赏菊插萸,饮酒作诗……重阳日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彩,后来还加入了“遥知兄弟登高处”的浓浓乡情。不论是承载了祈求长生的美好,还是为了躲避邪厄,又或是只为了驰骋咏怀、一晌贪欢,重阳活动中蕴含的道家元素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骨子中的。对逍遥的寄托,对自然的亲近,对现世的悲悯,这才真正是重阳节之所以能够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
(编辑:念远)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